中国乒乓球的让球历史,现在还有吗?
目前可以说让球存在两个前提条件都已经不存在,一方面如今的体育更加纯粹,不存在出于政治目的的让球,另一方面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已经冠绝世界,不存在因为顾忌对手而作出让球的情况。
让球是国乒的光荣传统,有过很多先例,你怎么看?
让球,好像是传统,但不能说“光荣”,违反比赛规则,也背离了道德,应该是可耻之举。让球,曾经有过,多少次未知,所以,也不好说是不是传统。让球,该结束了。
在乒乓球比赛中让球是作为一个尊重的表现。不许打对方11-0是个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强制性要求。不打对方11-0主要也是照顾对手的面子。
让球在正式的比赛中是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如果是双方提前沟通好的让球这叫犯规,但是为了保证对手的比赛体验以及自尊心的让球,这叫好心。
关于国乒到底该不该让球这个问题,邓亚萍曾经做出回应说道:“这是个传统,中国乒乓球太强了。
梁熙明的文章中称:“12岁的叙利亚乒乓球手亨德·扎扎,这个小女孩,是奥运 历史 上最年轻的乒乓球运动员……扎扎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中国奥委会已经向扎扎发出邀请,让她来华训练”。
乒乓球比赛中为啥有不能11-0完胜对手的规定?
这个是个体育精神的问题。11:0说明对手完全没有得分,压倒性优势,容易打击到对手信心。所以一般都会在最后一个球让球的。
国乒规定,不能把对手打0分,而刘诗雯却把丁宁打了个11:0。
你在乒乓球台上把方打得0分出局,这就不符合友善的传统美德了,对两国的关系方面也不好。反正都能赢,让1分又未尝不可。
但被让分的多了,就感觉像是被羞辱,而让分的人感觉很正常,观众们也觉得很正常。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也维护了对手的体验,不成文的规定也竟然成为兵团的一种善意的潜规则,被大家共同奉行。
不许打对方11-0是个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强制性要求。不打对方11-0主要也是照顾对手的面子。
标签: 乒乓球重最著名的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