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奥运精神的感人事迹有哪些
岁开始练习乒乓球的帕蒂卡,在乒坛创造了许多奇迹,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张湘祥是中国举重队队员,你知道有关张湘祥的故事吗?
1、张湘祥的帅是大家公认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还是目前举重队里学历最高的。今年他已完成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全部课程,顺利地拿下了硕士学位,成为举重队内罕见的“硕士力士”。张湘祥说:“读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2、文武全才举重冠军张湘祥:为举重曾经差点失去生命 2008年8月11日,来自福建的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2公斤级决赛中以319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金牌。获胜后的张湘祥激动地俯身亲吻了他热爱着的杠铃。张湘祥是我国举重史上曾经最年轻的奖牌得主,不但人长得帅,而且学历也不低,拥有着硕士学位。
3、医生一时疏忽,把药水推进了湘祥的腰椎,张湘祥顿时意识全无,昏死过去。在抢救室里,张湘祥足足待了三天,最终他还是挺了过来。2007年,张湘祥重返国家队 。举重队学历最高张湘祥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硕士学位的运动员,他也是举重队中学历最高的运动员。
4、每个奥运冠军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张湘祥也是如此。 一个只有25岁的老将,从17岁一战成名到后来因伤昏迷两天两夜,举重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成为了张湘祥挥之不去的噩梦。好在,风雨过去见彩虹。因为热爱,举重带给张湘祥的果然还是快乐。
08奥运会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体现奥运精神的运动员事迹有哪些?
1、男子射击10米气步枪亚军朱启南,生于温州楠溪江中游的古庙港。不要一听温州你就想起“炒房团”,古庙港可是穷乡僻壤。小朱的父母亲原来务农,后来有所改善,在温州市区推板车卖水果。
2、故事二:捐出金牌救助白血病儿童的波兰女运动员 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兰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位奥运冠军。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这枚金牌拍卖了,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儿童医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儿童。
3、中国选手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5枚举重金牌。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们期望再度瓜分举重金牌的“三分之一天下”。除了欧阳晓芳(58公斤级)、杨炼(48公斤级)等新生代外,男举56公斤级的李争、62公斤级的丘乐、85公斤级的陆永也有望在2008年成为“奥星”。
标签: 最感动的举重男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