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跑步两年马拉松进国二,一个中年胖大叔的逆袭 〖One〗在两年多时间里,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近马拉松跑进了310(2016年北京马拉松3:0...
跑步两年马拉松进国二,一个中年胖大叔的逆袭
〖One〗在两年多时间里,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近马拉松跑进了310(2016年北京马拉松3:08:51,年龄组71名,精英选手标准是年龄组前100;同时达标BQ——波士顿马拉松报名资格,本年龄段BQ为315;并达标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男子国二标准为310)。
为什么跑马拉松的运动员都很瘦?
〖One〗马拉松运动员之所以给人以瘦的印象,主要因为他们拥有较低的体脂率。首先,体脂较多会增加跑步时的负担,而体重较轻的运动员在跑步时更具优势。其次,马拉松等中长跑项目是以有氧运动为主,无论高强度还是低强度有氧运动,脂肪都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Two〗跑马拉松的运动员都很瘦的原因有:长得瘦一些,跑动起来受体重的影响就会比较小,泡起来会相对轻松一些,快一些。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平常训练的时候运动量是很大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他们也胖不起来。因此长得比较瘦。
〖Three〗因此,对于那些希望在马拉松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人来说,减重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专业的马拉松选手通常身材较为精瘦,这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发挥更好的水平。马拉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它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力。
马拉松跑四阶段训练法是如何安排的?
普通人练习马拉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训练计划:基础体能提升:初学者应从慢跑、快走等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和速度。分阶段训练:将训练分为不同阶段,如适应期、提高期和赛前准备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训练目标和重点。
马拉松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适量训练:坚持训练:持续的训练是提高马拉松成绩的基础。避免过量:要确保训练量适中,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损伤。缓慢增加跑量:每周的跑量应逐渐增加,建议每周增加10%的跑量,以逐步适应更高的训练强度。
初阶跑者训练计划:适合有一定马拉松经验但成绩一般的跑者。前5周旨在建立跑量,不强调高强度训练,而是分散跑量至不同天。随后进入质量训练阶段,早期安排速度训练以检验马拉松目标是否适当,并增加训练计划的变化性。此计划还引入了节奏跑,以适应马拉松目标配速。
一般的节奏跑可以安排6到11公里的距离。总体相加约为16到20公里.间歇跑 *摄氧量间歇跑距离应该在400到1600米之间,通常情况下是以现在的5公里比赛配速训练,实际上,间歇的作用在5公里和10公里的比赛重要性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选手一周的间歇训练最多不超过2次的原因。
为了能在五小时内完成马拉松比赛,建议每周进行3-4次训练。除了保持一定的跑步频率,平时应确保每周至少有一次20公里左右的长距离跑。在比赛前三个月,应当增加长跑的频率,每周或隔周跑一次32-35公里的长距离。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的耐力,为比赛做好准备。
为什么同样是高消耗运动,马拉松运动员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
〖One〗马拉松运动员:克服阻力和能耗主要来源于移动体重,空气阻力相对较小。在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在能量消耗与克服体重之间找到平衡,因此对体重的控制尤为重要。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克服的主要阻力是水的阻力。
〖Two〗长距离游泳和跑步都是耐力项目,需要运动员控制自己的能量消耗。但最终是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完成全程,所以就有了竞速赛事的性质,就要考虑克服阻力的问题了。因为水的密度远高于空气,与人体的密度基本相当,所以水的浮力基本可以抵消人的重量,而空气的浮力远不能抵消人的重量。
〖Three〗耐力运动项目如马拉松、长跑、长距离的自行车、游泳及滑雪等运动员,其训练具有持续时间长、动力型、运动中无间歇及物质代谢以有氧化为主要特点。运动中热量及单位公斤体重的*摄氧量均比其他项目的运动员高。
〖Four〗马拉松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身材差异较大,这与他们的运动特点和训练有关。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摆脱自身体重的影响,体重每减少1公斤,理论上马拉松成绩可以提高3分钟。因此,马拉松选手通常身材瘦削,但他们的核心肌肉群和上肢肌肉非常强壮,这有助于提高跑步效率。
〖Five〗在各种体育运动中,如长跑、游泳、举重等,都有可能消耗更多体力。以马拉松为例,长跑运动员需要在数小时内保持高强度的奔跑,这对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同样,游泳需要长时间的划水动作,对肌肉的耐力和心肺功能都有很高的要求。
〖Six〗相比马拉松选手,游泳选手在水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大的多,对力量的要求远高于马拉松选手。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往往有着非常壮硕的身材,尤其是强大的肩部,加上非常完美的脂肪含量比,游泳运动员身材基本都壮而不腻,有着完美的倒三角,可谓是颜值*的运动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