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马拉松补水几次才是王道?跑者必看干货!

hualvku 体育信息 14

哎呀,各位跑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光荣又重要的话题——全程马拉松到底要补水几次?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样,跑在赛道上,总怕水喝少了变“沙漠哈姆雷特”,喝多了又怕“水炸弹”落肚,一头雾水的状态天天上演。别急,老司机带你剁手掌握补水的科学秘籍,保证跑到终点时,水壶还满满当当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跑马拉松补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在跑步过程中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低钠血症。大伙儿都知道,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跑步这档事,可是让你瞬间变“水桶”——汗水滴滴答答,水分窜走一个不停。而这时候,补水要喝得科学,不能为了“喝水赛神”而弄巧成拙。

说起补水次数,这得看个人的具体情况,但我可以给你一个“黄金法则”:全程马拉松(42.195km),建议补水大约在每隔30~40分钟补一次。为啥这么说?因为跑者的体感不同,有的人出汗多得像“汗水狂潮”,有的人则相对轻松点。总体来说,3到4次补水是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全程马拉松补水几次才是王道?跑者必看干货!-第1张图片-华律库体育

当然,具体还得看个体需求:轻微出汗的朋友,可以适当缩短补水间隔,反之则可以延长一些。典型的补水点会安排在每个补给站或每隔一个固定距离(比如每10公里)设立补水包点。跑过第一个10公里,水就像“剧情反转”,你就要开始准备下一场“水战”。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每次都喝一大杯水?嘿嘿,别搞笑啦!喝水也要讲究方式。大部分专家建议,一次补水控制在200-300毫升左右。这样既可以防止“水漫金山”,还可以在赛途中保持合理的水分平衡。千万别喝太快,否则会引发“水中毒”,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水淹没的别人”。

对于电解质补充,尤其是Na+(钠离子)这家伙,不能忽视。纯水虽然好,但长时间跑步,汗水里还带着钠和其他矿物质,要“补充能量包”——运动饮料,既补水又补电解质。很多运动饮料在补给站都有供应,记得略作选择,别一股脑喝糖分满满的“糖水”,那你就变“糖果大师”了。

除了补水的时间和量,跑者的感觉也是个不错的参考。口腔干燥、舌头发粘、体感觉疲惫,就是水分摄取不足的信号;而喝多了、出现腹胀、频繁上厕所,说明你“水太多”。高手逆袭,用“听身体讲故事”的技巧,将补水调配得天衣无缝。

特别提醒:不要在跑步中猛灌一口水,那样会引起呛咳,甚至影响呼吸。有远见的跑友会在稍微觉得口渴时就适量补水,不要等到“口似沙漠,眼冒金星”才开始扛水枪。其实,跑步补水也是一门艺术——讲究“点到为止”,才会让身体变成马力十足的“奔跑快刀”。

此外,赛前不要空腹跑,也不要临赛才猛补水。比赛前几天,保持正常的饮水习惯,赛前2小时内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水,让身体有个“充电”的过程。比赛日当天,记得不要一下子灌太多水,否则闹肚子就尴尬了。适量适时才是王道。

如果你身边的“老司机”告诉你“全程只喝一次水就够了”,那你就得留个心眼——一般来说,那是特殊情况或者经验不足。大部分跑者在42公里路上,补水3到4次,才是“干货满满”的算法。这样既不“水饱肚”,也能“水到嗓子眼”。

还有一点,跑步中其实还可以用一些“技巧”,比如:在比赛途中找到“战友”共同补水、使用运动水壶、不间断补水、时刻关注身体反应。记住:补水不是一场“喝水大赛”,而是一场“水分合理调配”的智慧比拼。你也可以试试“先喝点水、等等再喝”的节奏感,跑得更持久、更舒服。

最后,想要在马拉松中补水不“翻车”,还得结合个人训练和试验。每个人的汗腺、身体反应都不同,跑起步来犹如“找水宝库”的益智游戏。只要多实践、多调整,找到属于自己的“补水秘籍”,那跑完终点线时,你也是笑颜如花,成为自己心中的“水神”。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