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踢一场球,咱们不谈天赋、技巧,光说“跑多远”,这可是关乎“体力值满点”、“意志力爆棚”还是“跑到差点要挂了”的人生大事。很多业余爱好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踢一场球,究竟能跑多远?是不是李铁在场上跑两圈就能变成“跑步机”的专家?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话题,让你看完膛得——“哎,原来我跑了个地球快转!”
首先,要知道一场普通的足球比赛(上下半场45分钟,眼尖的没跑错,就是标准的足球时间)里,业余球员会跑多远?很多体育数据统计显示,职业球员在场上的跑动距离大概在9到13公里之间,这可是“职业级别”的范儿。而业余球员呢?估计比这少点,但也不差,基本能跑个5到9公里。到底差在哪?职业们可以封神的速度、技术和体能硬实力激发得更亮堂,而我们这些“被草地磨碎的平凡人”,跑得还算是“还可以的范围”。
那么,跑多远算合理?我们不妨用“你是不是刚参加马拉松预赛,跑得像是刚刚掌握了火星大法一样”的标准来看。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业余选手,打个5局比赛下来,跑个6、7公里不要太夸张。有人说,“我跑了10公里,感觉自己像个‘跑者界的熊猫’”,那我告诉你,这也算挺不错了。毕竟,足球场地一般是长105米,宽68米,总面积大概7000多平米。一场比赛,跑遍场地甚至还要考虑到旁边的休息区、换衣室……总之,围场兜一圈,差不多就在两公里左右算了。
其实,众多“业余大神”纷纷在论坛和知乎上晒出了自己的“跑步数据”。有趣的是,有人说:“踢完一场球,我的卡路里燃烧得比火锅还旺盛,跑步距离大概在5公里以内。”不带跑偏的,从他们的分享来看,如果只跑场上的话,很多人会在3到6公里之间打转。就像打地鼠一样,一不留神,跑满一整场满满的还不带喘的节奏!但是,一局比赛后,最终距离是不是能达到职业队员的那样?答案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很多业余球员一边跑还一边想:“快点结束,想去吃炸鸡。”
那么,为什么业余球员会在场上跑这么多?其实,这和踢球的战术、位置和比赛强度有关。比如门将、后卫通常跑得最少,因为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在防守、传球保护,跑个2到4公里足够。而锋线和边翼的跑动范围会大些,有的甚至会跑到8公里以上。作为中场“战场指挥官”,你得在场上不断穿梭,追逐球、传球、回撤、压迫。这一切都像是在做“人体版的马拉松”,跑得快还得巧妙,因为一不注意,可能就“扯到腿”、“抽筋缠身”。
对业余球员来说,跑多远还和你的身体状况、场地条件有关系。有个冷知识:打雨天或者草地湿滑的场地,你的跑步距离可能会有所减少,因为你得注意脚下的安全,跑得跟“踩着棉花糖”一样轻飘飘。反之,如果场地硬邦邦、干燥,那跑起来只会更有劲,也更容易“跑出个五环奥运梦”。而且,不得不提的还有“心理因素”和“比赛激烈程度”。热血沸腾的比赛状态,瞬间就能让你“跑出个天际”。
总结一句话:业余球员踢一场球,跑多远?看你怎么定义成功和“跑的爆炸”。大多数人会在3到8公里之间徘徊,有的人爆发还能跑到10公里。换句话说,能跑出个“全民健身节”的冠军距离,不比职业队远多少,娱乐精神和坚持的勇气才是真正的精彩点。如果你觉得自己一场下来就像“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的老爷爷”,也没关系,因为运动本身的乐趣,远比跑出多少距离重要得多。
标签: 业余球员踢一场球跑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