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用时4小时10分是什么水平?
对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用时4小时10分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平均配速在4小时10分钟,意味着每公里的用时大约是5分58秒。为了保持这样的配速,跑者通常需要每周跑步里程在50至60公里之间,并保证至少有3次跑步训练。
第一次跑全程马拉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参加全程马拉松的感受是复杂的。 赛前的紧张和期待,让我几乎无法入眠。 比赛中,我沉浸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兴奋中。 面对体能极限时的坚持,仿佛是一场内心的较量。 冲线的那一刻,激动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比赛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挑战。
乳头被磨,疼痛难耐,不得不腾出左手提着T恤跑。跟着兔子,身体各种不适,髂胫束开始微痛,17公里时遇到医务,保护好乳头,却失去了与兔子的联系。继续跑,心理暗示消极,但坚持是必须的,毕竟首马填坑意义大于完赛。半程至35公里,速度提不起来,反复心理暗示,重马要跪。
完赛后的状态:完成南京马拉松后,我于当天下午7点返回上海,并简单用餐。随后,我感到极度疲劳,甚至短暂地昏睡过去。由于疲惫,我甚至未能参与当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 对赛事的评价:南京马拉松赛前曾遭到一些批评,但亲身参与后,我感受到了南京市政府的诚意。
马拉松配速表一览表
1、二级标准:女子4:30(配速6'24),男子4:10(配速5'55)。一级标准:女子4:00(配速5'41),男子3:40(配速5'13)。精英级:女子3:30(配速4'59),男子3:10(配速4'30)。
2、m:108秒;200m:317秒;400m:1分8秒;800m:2分16秒;1,500m:4分16秒;5,000m:14分13秒;10,000m:28分钟26秒;半程马拉松:59分钟59秒;根据这个配速表,我们可以看到基普乔格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几乎是*的。
3、- 40~44岁:1小时37分 一级:- 29岁以下:1小时51分 - 30~34岁:1小时52分 - 35~39岁:1小时53分 - 40~44岁:1小时54分 二级:- 29岁以下:2小时14分 - 30~34岁:2小时15分 - 35~39岁:2小时16分 - 40~44岁:2小时17分 三级:所有年龄段均为3小时。
4、半程马拉松配速表如下:半马目标1小时55分配速建议 5000米比赛5分01秒,10000米比赛5分15秒,强度跑5分36秒,马拉松配速节奏跑5分43秒,适度有氧跑/长距离跑6分10秒,有氧跑2阶6分24秒,有氧跑1阶6分52秒,恢复跑7分18秒。
5、马拉松配速是指跑者完成4195公里全程比赛所需的速度,通常以每公里或每英里的速度来衡量。不同的跑者会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和体能状况设定不同的配速目标。常见的马拉松配速区间如下:对于*水平的跑者,每公里的配速可达到3分30秒以下(相当于每英里5分36秒),这种速度要求极高的体能和训练水平。
6、半程马拉松,即20975公里的跑步赛事,是检验跑者体能和耐力的一个重要项目。 为了在半程马拉松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了解相应的时间标准是必要的。
全马拉松多少公里配速
中等偏上的马拉松水平。 全程马拉松距离为4195公里,完成此距离用时3小时15分钟可称为全马315。 平均配速大约为4分36秒,这在业余选手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在业余跑者中,能够 sub-3:30(即低于3小时30分钟完成全马)的人通常被认为很厉害。
马拉松全程,即“全马”,是指4195公里的比赛距离,这是国际田联(IAAF)认可的正式马拉松赛事的标准长度。通常情况下,完成一个全程马拉松需要良好的体能和系统的训练。在评估马拉松跑者水平时,4小时完成一圈(即4195公里)通常被视为一个相对专业的成绩。
全马240代表了跑者完成全程马拉松(4195公里)的平均配速为2小时40分钟。 这意味着跑者每公里的平均用时大约是3分48秒。 能够在3小时内完成全程马拉松,并且保持如此之快的平均配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新手必看:如何规划自己的全马配速?
马拉松配速策略主要有三种:全程匀速、先慢后快和先快后慢。对于新手来说,推荐使用“先慢后快”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起跑时的拥挤,减少前半程的配速,以便于热身和适应赛道。在前半程,你可以逐渐提高配速,比如从目标配速+2-3秒开始,然后在30公里后根据身体状态灵活调整。
选择适合的配速策略马拉松配速策略主要有三种:全程匀速、先慢后快和先快后慢。对于新手,推荐采用先慢后快策略,原因在于:避免起跑拥挤带来的干扰,将前半程的配速略低于目标,以便于热身和适应赛道。利用前半程的低速来逐渐调整状态,后半段再根据身体反馈提升速度。
首先,理解你的基础数据至关重要。你的10公里个人*成绩(PB)对应的VDOT值为50,半程马拉松133的成绩对应49,这显示你的速度潜力尚可,但长距离耐力可能稍弱。30公里以上的配速500,虽然大腿酸痛,但若状态*,330左右的全马成绩对应VDOT值大约45。
目标明确:训练课表会根据你的马拉松目标,如完成时间或个人*成绩,来规划训练内容,让你的训练更有方向。系统训练:有了训练课表,你的跑步训练不再是随意的,而是有计划、有系统的,这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
跑马拉松时,合适的平均配速为415。 配速跑是指以目标配速去实现期望的成绩。 若目标是在3小时内完成全马,保持415的平均配速是可行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前半程可以稍微快一些,建议以410至415的速度开始。 后半程随着体能下降,配速可能会有所减慢。
马拉松配速跑,旨在以规划的目标配速进行稳定训练。其核心在于保持稳定输出,是全马完赛的必备技能。通过配速跑,跑者可以习惯并驾驭规划的配速,为比赛做准备。配速跑训练频率建议每月2-3次,单次训练距离不宜过长,前后搭配有氧慢跑,以适应提速与降速。
标签: 第一次全程马拉松多少配速